中科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戴建武團隊與其他團隊合作,通過建立大動物比格犬陳舊性長距離脊髓全橫斷損傷模型,將藥物紫杉醇復合到自主研發(fā)的神經再生支架材料上,評價清除損傷區(qū)瘢痕組織后內源神經干細胞的激活情況,以及神經再生支架材料聯(lián)合紫杉醇對犬陳舊性長距離脊髓全橫斷損傷的治療效果。相關成果近日發(fā)表于《生物材料科學》。
脊髓損傷是一種常見的嚴重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傷。重塑脊髓損傷后的微環(huán)境并誘導內源性神經干細胞向神經元分化,是目前急性脊髓損傷最具有前景的修復方案之一。但對于陳舊性脊髓損傷,很少有研究關注內源性神經干細胞激活的相關問題。
戴建武團隊與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神經外科教授蔣星軍團隊的前期研究表明,載有紫杉醇的神經再生支架材料,能夠有效促進犬類急性長距離脊髓全橫斷損傷后的軸突再生、神經元再生、電生理和運動功能恢復。但對于陳舊性長距離脊髓損傷,該生物材料能否發(fā)揮相似作用尚未可知。
在新研究中,作者通過手術將犬的胸段完全切除1厘米脊髓組織,建立犬長距離脊髓全橫斷損傷模型。在術后第3個月和第6個月進行一次和二次瘢痕組織切除手術,然后分別植入載有紫杉醇的神經再生支架材料。術后觀察期為6個月。結果顯示,第一次清除瘢痕組織后,植入載有紫杉醇的神經再生支架材料可促進陳舊性長距離全橫斷脊髓損傷犬的神經和運動功能恢復,但第二次清除瘢痕組織再植入該材料后沒有類似治療效果。研究人員還發(fā)現,在陳舊性全橫斷脊髓損傷的病變部位,第一次瘢痕組織切除所激活的內源性神經干細胞明顯多于第二次。
研究表明,瘢痕組織清除所激活的內源性神經干細胞有望為嚴重脊髓損傷的患者帶來新希望。該研究為未來在臨床上推廣該功能材料治療脊髓損傷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