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爸爸,您鐘愛的小麥事業(yè)在后來者的推動下蓬勃發(fā)展。”5月8日,是莊巧生院士逝世一周年紀念日。在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舉行的“莊巧生院士紀念會”上,莊巧生的女兒、中國科學院院士莊文穎深情告慰父親。
2022年5月8日,中國小麥遺傳育種學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著名小麥育種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莊巧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5歲。
“莊巧生先生為我國小麥生產和育種技術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先生的離去,是我國農業(yè)界的重大損失?!敝袊こ淘涸菏口w振東說。
(資料圖片)
小麥優(yōu)異種質資源利用的先驅
“莊巧生先生是小麥遺傳育種學科的先驅,也是作物科學研究所的‘鎮(zhèn)所之寶’。他不僅僅是我國小麥育種的先驅和楷模,更是小麥優(yōu)異種質資源利用的先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錢前說。
傳統(tǒng)育種靠經驗,莊巧生在選用親本上,善于根據不同親本材料的特點進行合理搭配,以實現各類種質資源中優(yōu)異基因的聚合。他以抗逆、豐產、抗條銹病為主要育種目標,選育出“北京8號”“北京10號”等多個良種,增產45億公斤小麥。
“特別是莊先生啟用了兼抗三銹病和白粉病,后期灌漿快,熟相好的羅馬尼亞‘洛類’品種做親本,育成的‘豐抗號’系列品種,使華北北部平原恢復了多年不見的金色麥浪,他的科學貢獻是巨大的。”錢前說。
“莊巧生先生是真正的人民科學家。記得2020年8月,我們到西藏進行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考察,當地人就介紹,他們種植的小麥品種還是莊先生在上世紀50年代引種過去的?!卞X前說,“莊先生把小麥種植的海拔高度提升了700米,為西藏居民飲食的豐富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p>
為年輕一代取得的成果興奮不已
“父親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將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獻給了他所鐘愛的小麥研究。95歲高齡時,他書包里還裝著筆和記錄簿,在乍暖還寒的早春記下實驗地里小麥不同品系的生長發(fā)育狀況。晚年的他,行動和聽力受限,但每當同事們到家里談起小麥研究進展時,他的眼睛格外明亮,他為課題組年輕一代取得的全新成果興奮不已?!鼻f文穎回憶說。
莊巧生十分支持青年人才的成長。“作科所的小麥應用基礎研究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近10年育種工作也已走出低谷,這與莊先生和已故董玉琛先生、王連錚先生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我所70歲左右的知名專家、50歲左右的科研骨干都得到過莊先生的熱心指導和扶持。近幾年,他更關注30來歲青年人才的成長與引進及科研輔助人員的培養(yǎng)與穩(wěn)定?!敝袊こ淘涸菏?、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萬建民說。
“我們小麥界要以莊巧生先生為榜樣,繼承并發(fā)揚好先生的優(yōu)良作風。團結一心,代代傳承,一起為保障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作出小麥人的貢獻?!壁w振東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