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其中一位審稿人已經(jīng)建議接收文章了。但另一位審稿人又提出一些新問題——語言描述的準確性問題?!币Ψ椒秸f,“我是做水文研究的,如果文章投入到水文學方面的???,可能就不會有第二輪修改意見?!?/section>為解決語言方面的問題,姚方方和編輯有過幾輪溝通。他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看似很小,但如果解決不好,有可能造成文章直接被拒。比如,你描述一個結(jié)論,如果用比較形象的語言表達,可能會非常有意思,是個“亮點”,但它可能并不準確,甚至會造成某些人群的誤解;如果表述得準確嚴謹,就丟失了趣味。“如果是針對某一群體的小眾???,一些概念或者觀點的表述不容易被誤解。但《科學》是個綜合性學術(shù)期刊,其讀者范圍很廣,而且發(fā)表的文章篇幅有限,如果描述不是特別準確,有可能造成一些信息誤導?!币Ψ椒秸f,“因此,我們在可讀性和準確性的分寸拿捏上,還是花了一番功夫的。要保證文章容易被大家接受,同時又具備嚴謹?shù)目茖W性?!?/p>
用“小目標”支撐“大目標”
《科學》雜志兩位審稿人一致認為,該文章工作很扎實,特別是“討論”部分非常出色,揭示了湖泊變化背后隱含的重要性及潛在后果。“這是我刻意和別人加強溝通,包括與合作者、審稿人和雜志編輯溝通的結(jié)果?!币Ψ椒秸f。2020年,姚方方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開始用衛(wèi)星遙感數(shù)據(jù)進行湖泊、水庫水量的研究也同時展開。那時候新冠疫情吃緊,博士后的第一年學校大門緊閉,處于完全隔離狀態(tài)。正常情況下,美國各種學術(shù)交流機會很多,但那時幾乎全停了。這讓姚方方很緊張,因為他清楚自己薄弱的地方——欠缺跟其他領(lǐng)域研究者的交流。意識到學術(shù)方面的社交活動對自己的未來非常重要,姚方方開始主動出擊,他找到科羅拉多大學另外兩位教授(該文章的二作和三作),鼓動大家合作寫“本子”,爭取項目。姚方方(左)和文章三作討論問題
“我對全球湖泊變化及背后成因的很多見解都是在‘寫本子’過程中形成的。包括后來去構(gòu)建這篇文章,和同事及其他領(lǐng)域的研究者交流和溝通也非常重要?!币Ψ椒交貞浾f,“我們需要和不同人溝通,和不同領(lǐng)域的人交流。理解別人并讓別人理解我們的觀點。在科羅拉多大學的時候,我做了兩件事,一是積極跟周圍的人交流,二是主動聯(lián)系去作學術(shù)報告,報告時會得到很多反饋,幫助我進一步梳理想法。”姚方方認為,中國近幾年進步很快,未來會有更多的學者在《科學》《自然》上發(fā)文章。從自己的經(jīng)歷來看,他認為有三點很重要:一是溝通與交流;二是合理安排時間;三是將大目標分解為多個小目標來實現(xiàn)。“從個人經(jīng)驗看,我遵照‘八二原則’,即80%的時間用于思考和交流,20%的時間放在怎么做上。如果用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問題,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币Ψ椒秸f,“此外,在不同的科研階段,都會遇到壓力較大的事情,這時候要管理好時間,我的做法是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結(jié)合,用多個“小目標”支撐“大目標”的實現(xiàn)?!?/section>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o2812
(原標題:兩次改稿,34歲中國博后發(fā)現(xiàn)一個Science發(fā)文要訣)
標簽: